多肉植物大多原产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对水分需求相对较低。夏季气温升高,多肉植物会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此时生长速度减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也大大下降。
一般情况下,在气温持续高于30℃时,浇水频率应大幅降低。对于大多数景天科多肉,原本10 - 15天浇一次水,夏季可以延长至20 - 30天浇一次。像十二卷属的玉露等,由于其对水分相对敏感,在夏季高温时,浇水间隔也可从平时的7 - 10天延长至15 - 20天左右。
而对于一些夏型种多肉,如仙人掌科的部分品种,虽然夏季是它们的生长季,但由于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浇水频率也不宜过高,通常10 - 15天浇一次较为合适。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浇水频率还要根据实际种植环境来调整。如果养护环境通风良好,空气湿度较低,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若环境闷热潮湿,则需进一步减少浇水。
选择正确的浇水时间,对多肉植物夏季生长至关重要。夏季白天温度极高,直接浇水会导致土壤温度急剧变化,可能会损伤多肉植物的根系,同时高温下水分蒸发快,也不利于多肉植物吸收水分。
最佳的浇水时间是在傍晚或夜间。此时气温逐渐降低,土壤温度也相对较低,浇水后水分能够缓慢渗透到土壤中,被根系吸收。而且夜间相对湿度较高,水分蒸发速度较慢,有利于多肉植物维持水分平衡。
比如在北方地区,夏季傍晚7 - 9点左右浇水较为适宜;南方地区夏季夜晚可能依然比较闷热,浇水时间可推迟到晚上9 - 11点。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在什么地区,都要避免在正午阳光强烈、气温最高的时候浇水。
积水是夏季多肉植物养护的大敌,它会导致土壤缺氧,根系腐烂,进而使多肉植物死亡。为了避免积水,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花盆和土壤。
花盆要选择透气性好、底部有排水孔的。常见的陶盆、红陶盆就是不错的选择,它们的透气性和排水性都优于塑料盆。土壤方面,要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可以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照3:2:1的比例混合配制,也可以购买专门的多肉植物营养土,再适当添加一些颗粒土,如麦饭石、火山石等,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在浇水时,要遵循“浇透不浇多”的原则。即浇水要浇到盆底有水渗出,但不要让花盆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可以采用浸盆法浇水,将花盆底部浸入水中,让水分从底部慢慢渗透到土壤中,待土壤表面微微湿润时,将花盆取出,沥干多余水分。
夏季给多肉植物浇水需要综合考虑浇水频率、时间以及避免积水等因素。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点,才能让多肉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健康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独特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