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促进生长与开花

作者:cambrain     发布时间:2025-02-03 16:41:16     点击数:0    

一、了解花卉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1.生长素类

如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等,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刺激生根。在扦插繁殖时,能大大提高花卉插穗的生根率,让原本难以生根的花卉也能顺利繁殖。

2.细胞分裂素类

例如6 - 苄氨基嘌呤(6 - BA),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使花卉株型更加丰满。同时,还能延缓叶片衰老,保持花卉的观赏价值。

3.赤霉素类

常见的是赤霉酸(GA3),它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增加植株高度,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花卉提前开花,让我们能更早欣赏到花朵绽放的美景。

4.乙烯利

作为一种释放乙烯的调节剂,乙烯利在花卉生长中主要用于促进果实成熟和花卉衰老、脱落。在一些观赏果类花卉上,可促使果实更快成熟,展现出鲜艳的色彩;但使用时需谨慎,因为乙烯也可能导致花朵过早凋谢。

5.脱落酸

它与植物的休眠、衰老过程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花卉生长,增强花卉的抗逆性,如抗寒、抗旱等能力,帮助花卉在恶劣环境下生存。


二、选择合适的使用时机

1.扦插繁殖期

对于需要扦插繁殖的花卉,在插穗处理时使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如将插穗基部浸泡在适宜浓度的吲哚丁酸或萘乙酸溶液中,能诱导不定根的形成,提高扦插成活率。一般草本花卉浸泡时间较短,约数小时;木本花卉浸泡时间可稍长,12 - 24小时不等。

2.苗期

在花卉幼苗期,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可用于促进侧芽生长,塑造良好的株型。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为了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枝萌发,可在叶面上喷施适量的6 - 苄氨基嘌呤溶液。

3.花芽分化期

赤霉素类在花芽分化期的合理使用,能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花的数量和质量。例如,对于一些需要低温春化才能开花的花卉,如果没有经过低温处理,可在花芽分化前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酸,代替低温作用,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4.花期调控

乙烯利可用于提前或延迟花卉的花期。如果想要让一些花卉提前开花,可在适当的时候喷施低浓度乙烯利;但要注意控制浓度和喷施时间,避免对花卉造成伤害。而脱落酸则可用于延迟花卉开花,在花卉现蕾后,喷施脱落酸溶液,能使花期适当推迟。


三、掌握正确的使用浓度

1.严格按照说明稀释

每种花卉生长调节剂都有其推荐的使用浓度范围,这是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得出的。在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稀释。浓度过低,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浓度过高,则可能对花卉产生药害,导致生长异常、叶片发黄、枯萎甚至植株死亡。

2.先小范围试用

对于新购买的花卉生长调节剂或首次使用在某种花卉上时,最好先在小部分花卉上进行试用。观察3 - 5天后,看花卉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叶片是否出现斑点、卷曲,生长是否受到抑制等。若一切正常,再扩大使用范围。

3.根据花卉种类和生长状况调整

不同花卉对生长调节剂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来说,草本花卉对生长调节剂的耐受性相对较弱,使用浓度宜低;木本花卉耐受性较强,可适当提高浓度。此外,生长健壮的花卉可使用稍高浓度,而生长较弱的花卉则应降低浓度。


四、采用恰当的使用方法

1.浸泡法

常用于扦插繁殖,将插穗基部浸泡在生长调节剂溶液中,使插穗吸收足够的调节剂,促进生根。浸泡时间和溶液浓度根据花卉种类和调节剂种类而定,如前文所述。

2.喷施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将稀释好的生长调节剂溶液装入喷雾器中,均匀地喷洒在花卉的叶片、茎部和花蕾等部位。喷施时要注意天气,避免在高温、强光时段进行,最好选择在阴天或傍晚,以免溶液快速蒸发,影响效果或造成药害。喷施要均匀,确保各个部位都能接触到调节剂。

3.涂抹法

对于一些需要局部处理的情况,如促进芽的萌发或控制枝条生长,可采用涂抹法。将生长调节剂溶液涂抹在需要处理的部位,如芽点、伤口处等。涂抹时要注意用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4.浇灌法

将生长调节剂溶液直接浇灌到花卉根部土壤中,使根系吸收。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在整个植株体内发挥作用的调节剂,如促进根系生长的生长素类。浇灌时要注意浇透,但避免积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烂。


花卉生长调节剂是花卉栽培中的有力工具,但只有正确使用,才能达到促进花卉生长与开花的目的,让我们的花卉种植更加成功,收获满园芬芳。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根据花卉的实际生长情况灵活调整使用方法和剂量,就能让花卉在生长调节剂的助力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