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耙柑有什么特点和来历,为什么喜欢吃它的人很多

作者:cambrain     发布时间:2025-03-14 16:40:31     点击数:1    

以下是关于耙耙柑的介绍:

基本信息

学名:春见,是芸香科柑橘属柑橘种下的晚熟杂柑品种。

产地:原产于日本静冈县,1999年由中国柑橘研究所引入试种,在中国江西、福建、四川、重庆、湖南、浙江等地均有引种栽培。

素材图片.jpg

四川春见耙耙柑正宗新鲜水果当季丑粑粑八怪桔不橘子知火整箱包邮

【券面额】9元

【到手价】11.80元

【下单链接】

形态特征

果实:一般单果重230克,大者可达460克,大小较均匀。果实高扁圆形或倒阔卵形,果皮橙黄色,果面光滑,较易剥皮。果肉橙色,肉质脆嫩、多汁,囊壁薄、极易化渣。

树体:树姿直立,分枝角度小,发枝率高、成枝力强,几无刺;叶片长椭圆形,叶面富蜡质光泽。

生长习性

物候期:2月底发芽,3月中旬现蕾,4月底至5月初盛花,5月上中旬出现第1次生理落果期,6月上旬出现第2次生理落果期,5月下旬或6月上旬夏梢抽生,8月上中旬秋梢抽生,10月上旬果实着色,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着色完成,12月上旬果实成熟。

环境要求:以年均温17℃以上的地区种植为佳,凡可栽植宽皮柑橘的地域均可种植,适宜成片栽培。

营养价值与功效

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胡萝卜素、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膳食纤维以及钙、锌、铁等营养元素。

促进消化:含有丰富的果酸和柠檬酸,能促进唾液、胃液等多种消化液分泌,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肠胃消化功能。

润肠通便: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增加食物残渣湿度,提高粪便含水量,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

提高免疫力:维生素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补充维持身体的白细胞,增强免疫力。


以下是耙耙柑和普通橘子在口感上的区别:

甜度

耙耙柑:甜度相当高,一般能达到14-17度左右,入口甘甜,几乎没有酸味,果肉饱满多汁,咀嚼时能感受到浓郁的甜蜜滋味。

普通橘子:甜度因品种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些品种带有明显的酸味,即使是甜度较高的普通橘子,如沙糖桔,甜度一般在12-14度左右,整体酸甜比例和耙耙柑有所不同。

肉质

耙耙柑:果肉质地柔软细腻,囊壁很薄,几乎感觉不到渣,吃起来非常嫩滑,轻轻一咬,果肉就会在口腔中散开,汁水四溢。

普通橘子:不同品种的肉质不同,如南丰蜜橘果肉相对紧实,有一定的弹性;椪柑果肉颗粒感相对明显,囊壁稍厚,吃的时候会有一些渣感。

水分

耙耙柑:汁水极为丰富,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充沛的果汁,咬一口感觉就像在喝果汁一样,而且果汁在口腔中留存时间较长,会给人带来持久的水润感。

普通橘子:不同品种的水分含量不同,像蜜橘的水分含量较充足,但相比耙耙柑可能稍逊一筹;而一些干硬的柑橘品种,如某些药用柑橘,水分含量较低,口感较干涩。

果核

耙耙柑:一般无核,吃起来更加方便,无需吐核。

普通橘子:部分品种有籽,在食用时需要吐出果核,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便捷。